1.回归自我,专注修行。
(1)修行,修的是一个一个台阶往上走,需要知道迈上一个台阶时该怎么迈。
(2)修行修的是自身,要专注于修行本身,而不是进入宗教去拉高踩低。
(3)修行的意义:对自己心境、身体健康的改变有多少。
2.实修验证和感知。
(1)实修过程中没有经过自己的亲身验证和感知,别人的经验对自己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无需争辩、讨论。
(2)一字堂教的功法和经验都是经过实修验证的。目的也是让大家继续去验证,而不是说我们说的就是对的,你就必须要照我们的去做。方法是需要亲自行、实修、验证总结出来并传下去的一个依据。否则就是空谈、就是理论派,一字堂不需要。
3.境界。只标志我们修行所到达的阶段。
4.师承。修行的初期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修行后期。师承不同,修行的方法、路径、功法不同。故对比没有意义。
5.修行就是当自己具有理论的自觉,同时具有行动的自觉,修和行就开始了,如此长期以往才能形成整体的进步。这个整体就是内外阴阳,是性命双修的。
修行就是已经开始探索自己,且具有开始理论学习的自觉性。而仅仅是开始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后,好多人就进入理论派的状态,认为要理论、言语上搞清楚才开始下一步。这本身就是偏的。
6.修行中的唯一的阻碍就是自己。
四季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而天地间唯一的具有无穷变数的就是人心。而对修行唯一的阻碍就是自己的那颗心。在修行行功中,丙丁窍中的清浊二气,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降排出体外。在生活修行中为清为浊全凭此心而定,心念一动、一念之间定清浊。上为清者周围都是清气,下为浊者周围都是浊气。所谓修行改命,首先改的就是心,改为像清气一样上升的心。入浊的环境而自省,从而开始自觉,在自觉的过程当中,才进入修行。进入修行以后才开始上升,才有清气。所以说修行就是要动,动而行,行而有效,否则一切停留于言语即为空谈。
身体上的一些困难是由于长期的自耗而造成的虚,虚就要补,在补的过程当中,相对来说是比较缓慢的。修行是唯一可以返本的路,在返本的路上还要带一颗急躁的心,肯定不行。
7.修行中的规律。
(1)筑基就是为下一步打基础。一定要验证以后再开始下一步,在验证前不要看下一步的内容。否则在你修炼一等时出现二等的内容就无法判断到底是验证还是幻觉。
(2)修行中进度不一。突飞猛进型与诸多因素有关。厚积薄发型是跟一个坚定的心有关,已把修行融入了生活。稳中前行型无论性功命功都是相对稳定的。裹足不前原地踏步型,部分缺乏监督跟踪,所以现在各学习群都有上一层的师兄在群内指导;另一部分是因为遇到了一些关卡,这些关卡中有很大一部分与心性有关,比如魔考,就是针对心性的弱点而考,过不去的会3天两头被考,外人帮不上忙的,如果遇到了,就要调理自己的欲望,此时可回头看看自己的行修三问,看看自己最近的目标进而调整。
(3)欲望与妄念。欲望的存在是合理的,但需要掌握一个度,这个度在修行当中转海就是炼火候,在生活中看欲望也是火候。这个火候跟你修行当中去炼火候同理,因为修行过程中也不能求,但凡求了就会出幻。不能求就不会守,不守就不会出问题,所以说只观不守是功夫。与生活紧密相连,就是一个度,而度的掌握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平衡的过程。正如中医讲究五行平衡,同理进入修行后讲究水火,需要火下行、水上升,在这个水火的过程中,需要调的是五行。当修行到出现内景之后,就知道了五湖四海,而五湖四海也一定是平衡的。在四海的转动过程当中,海心山加四海本身就是一个平衡。所以在修行当中、生活当中都是要掌握五行平衡。比如说一个人性格特别软弱,软弱到没有其他性格的人,和性格特别暴躁点火就着的人,他们在生活当中分别会遇到什么事件?在修行内炼的过程当中五行会逐渐平衡,在五行平衡的过程当中会改变性格,所以说是修行改命。在此过程中一定是修行与生活相结合,才是进入了一个修行的状态。不是说是单靠打坐靠行功的那一点点时间就能改变点什么,就像吃饭一样,一顿饭长不胖,少吃一顿也瘦不了,胖瘦不是一顿饭造成的,肯定是一个长期的改变,长期的改变时间最多的就是生活,而生活修行二者为一。不要想着学了一个什么功法,每天练上30分钟还是20分钟就想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妄念。这已经不是欲望了,而是妄念。这也是部分人裹足不前的原因,修行还没有融入生活中。包括把胸式呼吸调为腹式呼吸。
(4)放松的问题。也是导致大家修行到了一定境界后就开卡住了。多在一等二等上面。放松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心性没有洒脱的感觉。修行当中有一种状态叫做洒脱,在修行打坐过程中很多都是放松不了,这种放松不了不仅仅是打坐的问题,很可能是平常紧绷琴弦的紧张生活习惯造成的。打坐的时候想刻意放松下来,但心不由己,大脑中会想还没洗碗、一会孩子喊我怎么办等等念头,且都不是当时现实发生的事件,而是考虑以后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这种习惯是长期生活中形成,导致打坐时放松不下来。
打坐时放松的方法:打坐前站桩、活动、或处理完打坐时经常会想的问题,或者心神过于焦灼的人打坐前喝杯茶等。
8.打坐。好多人修行要修洒脱,实际上这个洒脱我们自己原本就有与生俱来的,后来让我们给丢掉了、或者是让社会生活改变掉了。比如小孩子被家长限制在家里不准出去玩,但孩子会偷偷翻墙出去玩,等到家长快要回家时又翻墙回家。同理,修行中遇到的阻碍犹如那堵墙,只是自己会找很多借口不想翻不去翻而已,所以墙就成了重点。
9.修行中放松的要点:一是无束。二是眼前无路即是心路。在积累返还的过程当中一直在修补,修补的过程是比较缓慢的,自己看不到而已。三是人间冷漠,我为星火。修行中“冷漠”是一个关卡,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认为自己修行以后就高人一等,“冷漠”切不可有。点燃的这个“火”是自己的火。
由此可见,修行中的一些关卡其实可能并不是关卡,只是被自己阻碍了。这些阻碍有可能只是一些风雨、雷雪,无论是风雨还是雷雪,都只是一时的,能阻你一时,不能阻你一世。
10.遇山开山(决心),修行中三关,牛马鹿三力可破。修行人必须过尾闾三关,心态上要做到遇山开山,以精气神三而为一驾驭合而为一的三车则三关可过,三关过则周天通。过三关斩九虎时要以正气为剑,当人正心正念正气凝聚的时候九虎就不出现了。当九虎出现的时候也不是不让你过,只不过是让你正气凝聚。这就是修行。
11.遇水搭桥(魄力),昆仑山断路,赤龙搭桥。任督二脉的断点。搭桥引水。
12.寻求方法的,该站桩站桩。太虚的该补则补。
答疑:
1.为什么修行对自己的改变会这么大?是因为修法卷让元神变强了吗?
有一方面的原因。元神强了则各方面都会强。但是元神为什么会变强?为什么修行?你问为什么修行的时候你就知道你的心路在哪里。所以你走这个心路的过程当中,你自己的行为思想等各方面都会在无形之中进行修正。在修正的这个过程当中,包括你的元神、身心灯各方面都要改变。修行修的是道心但也不仅仅是修心,如果你只是静坐,那么你修不了什么的。就像识神和元神一样,好多人逐渐在偏离平衡,修着修着都知道元神很重要,就修得识神压制元神,让元神出不来,导致元神变得羸弱。修行过程中都会知道自己前世的一些东西(但是不要刻意去求,求之反而不得,求它没有意义,因为它本身是修行中的一个赠品而已),那么我们知道一些前世的经历和经验,就带到我们今世了,而且好多修得快的人他就是带到这一世了,所以这一世他修得特别快,那么前世的经验和积累,按照某些人的观念啊,如果完全抛弃识神只剩下元神,它能带走吗?那么你带来的前世的经验和积累到底是识神造的还是元神造的?对,他一定是一起造的!那么你说识神有用没用?没有识神怎么积累经验。其实识神元神阴神阳神最后就是以你为主,以一为主!
修行的人,对突然对中医、八字、易学等有兴趣,但兴趣归兴趣,学归学,一定要知道不管学什么都只是工具都是为我们服务的。包括活子时炼精化气,活子时是中间的一种现象,好多人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了,认为非要在子午时去打坐叫做活子时,其实不是这样的。有的人明明非常困了非要熬夜熬到子时去打坐,或是中午明明有午休习惯的,都不午休而强行打坐,不是这样的!不要去熬!我们常说要观而不守啊,你这个守着这个点是不是守的一种?所以我们要洒脱一点,什么时候合适就什么时候打坐。我们练功要讲究效果而不是去熬时长!该睡觉就睡觉,你还没到以打坐代替睡觉的程度。要盗天机也要有能盗天机的本事啊!
不要说“我在修行,你们别烦我!”这叫躺平哦!我们说修行要无为,但是是要在有为之后的无为!一定要积极主动做一些无我的事情,而不是说“我要积极的去把钱要回来”!不能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中心就不是点火了,就是灭火了!以“我”为中心,你心里如何有天地如何容纳众生,这样你还怎么修行?这样你就怪不得别人了!而这种“无我”也不是每天大喊三声,你喊的每一声里都有我!
无私的对待身边的人的确非常难,但是你需要有个地方去做,我们要上而为清,而不是下而为浊!所以我们在一字堂大家都无私的帮助的团队里去积极回答能回答的问题。积极帮人、开心量。
沉心静气实修!浮躁的情况下如何内观,不内观怎么看动静之间的壮观。遇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不拖不藏,拖藏对别人没意义,对自己纯粹是耽误时间更没有意义!
声明:本站可能有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做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用户上传内容不构成参考意见或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及时删除。个人发布虚假信息或产生侵权责任由发布信息个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