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说明
作者简介:
邵伟华是当代颇具影响力的易学研究者,1936 年 12 月出生于湖北鄂州市,为宋朝哲学家、预测学家邵康节的第 29 代子孙。他人生经历丰富,涉足工、农、商、兵、党、政等多个领域,后投身于易学、四柱、建筑风水以及破译人类命运基因密码等易学领域的深入探究。

1987 年起,邵伟华活跃于国际和全国的《周易》学术研讨会,发表多篇论文。1989 年,他成为国际易经学会会员。1991 年,应邀前往新加坡、泰国讲学,荣获新加坡授予的 “易坛泰斗” 荣誉称号,并于同年被列入《中国当代名人录》。1993 年,他在湖北创建了 “鄂州市邵伟华易学研究服务中心”。1994 年,创立广东邵伟华咨询服务有限公司。1995 年,他被列入《世界十大异功奇人》。此后,他在 1996 年创刊了中国第一个《周易与应用》学术杂志,同年 12 月召开了中国和世界易学史上第一次 “中国首届《周易》应用学术研讨会”。1997 年,他被列入《世界名人录》。1998 年 11 月 8 日,邵伟华与夫人陈园受邀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联合国第十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幕式,同年被列入《世纪名流》。1999 年,他获得四项国家专利。2002 年 5 月 27 日,他向家乡捐献 40 万元人民币用于兴建寺庙 。

邵伟华的代表作有《周易与预测学》《周易预测例题解》《四柱预测学》《周易预测学讲义》等。其中,《周易与预测学》在易学研究领域影响深远,它以中国古代《周易》理论为基石,运用归纳推理的手段,尝试探寻宇宙间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规律,并据此预测同类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方向与结果。该书系统阐述了诸如八卦六爻预测、梅花易数预测等多种预测方法,还涉及天气、国运、命运、宅运等不同对象的预测内容,将古老的《周易》智慧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为众多对易学和预测感兴趣的读者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的大门。

《周易与预测学》三个月共读计划一、计划目标

通过三个月的共读,深入理解《周易与预测学》的核心内容,掌握基本的预测方法和易理知识,学会运用书中理论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提升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认知和感悟能力。

二、共读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基础认知(第 1 - 4 周)

第一周
周一至周二:阅读《周易与预测学》的前言和第一章《周易》概况,了解《周易》的起源,包括伏羲先天八卦、文王后天八卦的基本概念,以及河图、洛书与《周易》的关系,同时明晰《周易》的形成及发展历程。
周三至周四:阅读第二章卦理概要,掌握六十四卦的排列规律,理解卦象、卦位、爻象爻数、爻位等基本概念,探究元亨利贞、吉吝厉悔咎凶等卦辞爻辞含义,学习大衍之数的运用。
周五至周日:对本周阅读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绘制思维导图,将《周易》概况和卦理概要的关键知识点进行串联,在共读群内分享自己对本周基础概念的理解和疑问,与其他共读伙伴交流探讨。
第二周
周一至周二:阅读第三章八卦与现代科学,思考八卦与科学之间的关联,分析书中关于八卦与科学的观点,探讨八卦在现代科学语境下的意义,以及如何从科学角度去理解古老的八卦理论。
周三至周四:阅读第四章八卦与信息预测,学习人体与信息的关系,理解八卦如何与信息预测相结合,尝试分析生活中一些信息现象与八卦原理的潜在联系。
周五至周日:结合本周阅读的八卦与科学、八卦与信息预测内容,选取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如天气变化、人际关系等,运用八卦相关知识进行简单分析,并在共读群内分享分析过程和结论,接受其他伙伴的点评和建议。
第三周
周一至周三:阅读第五章八卦预测方法,详细学习摇卦法、六十四卦爻象全图,掌握浑天甲子定局、安世应法、诸爻持世等方法,深入理解八卦的运算方法,包括体用互变法等。
周四至周五:阅读第六章纳甲,熟悉纳甲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六亲应用、诸神论、五行生克、动变、四时生旺等相关知识,明白这些概念在纳甲预测体系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周六至周日:根据所学的八卦预测方法和纳甲知识,进行简单的摇卦实践(可使用铜钱等工具),记录摇卦结果,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初步解读,并将实践过程和疑问分享到共读群,与大家共同探讨。
第四周
周一至周二:阅读第七章六亲应用至第十一章的内容,深入学习六亲在不同预测场景中的应用,了解诸神论中各种神煞的含义和作用,掌握五行生克在预测中的具体运用,理解动变、四时生旺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周三至周四:复习本周及前几周关于八卦预测方法、纳甲、六亲、诸神、五行等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对比不同概念和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强化记忆。
周五至周日:组织线上或线下的小型研讨活动(根据共读群体实际情况选择),每位参与者分享自己在这四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困惑以及对某些知识点的独特见解,共同解决疑问,加深对基础内容的理解。
第二阶段:方法研习与案例分析(第 5 - 8 周)

第五周
周一至周三:阅读第十二章反伏、归游与卦身至第十四章自然界方面的信息,学习反伏、归游卦的特点和应用,掌握卦身的概念和判断方法,重点学习如何运用八卦预测天气、年时等自然界信息,分析书中给出的相关预测案例。
周四至周五:阅读第十五章终身运气,学习以生时之卦定终身运气的方法,了解预测终身运气的原理和要点,分析不同卦象所代表的终身运气趋势。
周六至周日:根据自己的出生时间,尝试运用书中方法起卦,预测自己的终身运气趋势,并与共读群内伙伴分享结果和分析过程,同时参考他人的案例,对比不同结果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第六周
周一至周三:阅读第十六章学业、事业,学习预测升学、功名、事业发展的方法,分析爻象、六亲、神煞等在学业和事业预测中的具体应用,研究书中给出的实际案例,总结成功和失败的事业、学业预测案例的特点。
周四至周五:阅读第十七章婚姻,了解预测婚姻的方法,包括预测婚姻的好坏、配偶方向等内容,分析婚姻预测中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如世应爻、六亲等对婚姻关系的影响。
周六至周日:收集身边朋友或家人的婚姻、学业、事业相关信息(在尊重隐私的前提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模拟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在共读群内分享自己的案例分析过程。
第七周
周一至周三:阅读第十八章子嗣至第二十章财运,学习预测子嗣的优劣、临产情况,掌握预测求财、生意成败的方法,分析财运预测中五行生克、六亲变化与财运的关系,研究不同卦象组合所代表的财运状况。
周四至周五:阅读第二十一章讼失至第二十二章病、伤,学习预测官讼、失物、疾病、伤灾的方法,了解在这些预测场景中如何运用卦象、爻辞、神煞等进行判断,分析不同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周六至周日:选取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寻找丢失物品、预测近期健康状况等,运用本周所学的各种预测方法进行实践预测,记录预测过程和结果,并在共读群内分享,与其他伙伴交流预测的准确性和改进方向。
第八周
周一至周二:阅读第二十三章房屋,学习运用爻位论住房吉凶、六亲论房屋吉凶、世应爻论房屋吉凶、六神论房屋吉凶等方法,分析房屋风水与卦象之间的联系,了解如何通过八卦预测改善房屋风水。
周三至周四:复习本周及前几周学习的各种预测方法和案例分析内容,对不同预测领域(如婚姻、财运、健康等)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
周五至周日:组织一次案例分析大赛,每位共读参与者提供一个自己运用《周易与预测学》知识进行预测的完整案例(包括问题背景、起卦过程、分析过程、预测结果以及实际验证情况),在群内进行展示,由其他伙伴进行打分和点评,评选出优秀案例,并邀请案例提供者分享经验和心得。
第三阶段:综合运用与总结提升(第 9 - 12 周)

第九周
周一至周三:阅读附录一用八卦预测信息的必要性与事例至附录三占卜者,分析附录中给出的各种八卦预测信息的实际事例,深入理解八卦预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探讨占卜者在预测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周四至周五:对全书进行整体回顾,梳理从《周易》基础理论到各种预测方法以及实际案例分析的知识脉络,查漏补缺,强化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
周六至周日:选择一个复杂的生活场景或问题,如企业发展战略决策、个人重大人生选择等,综合运用书中所学的各种知识和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预测,并撰写详细的分析报告,在共读群内分享报告内容,接受其他伙伴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周
周一至周三:开展专题讨论,如 “《周易与预测学》中的哲学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如何将《周易》预测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相结合” 等,每位参与者提前准备资料,在讨论中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拓宽对《周易与预测学》的认知视野。
周四至周五:结合专题讨论内容,以及自己在共读过程中的感悟,撰写一篇关于《周易与预测学》学习心得的文章,文章内容可以包括对《周易》智慧的理解、对预测方法的应用体会、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等方面。
周六至周日:在共读群内举办学习心得分享会,每位参与者依次分享自己的文章内容,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升对《周易与预测学》的理解和感悟。
第十一周
周一至周三:组织模拟预测实践活动,设定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预测场景(如未来市场趋势、个人职业发展、家庭关系变化等),参与者分组进行预测,每组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得出预测结论。
周四至周五:对模拟预测实践活动中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分析预测准确和不准确的原因,进一步反思和改进自己的预测方法和思维方式。
周六至周日:邀请专业的易学研究者或对《周易》有深入研究的学者进行线上讲座或交流活动,参与者提出自己在共读过程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和困惑,向专家请教,获取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第十二周
周一至周二:对整个三个月的共读计划进行全面总结,回顾共读目标的完成情况,梳理自己在知识、技能、思维等方面的成长和收获,制定未来继续深入学习《周易》及相关知识的计划。
周三至周四:在共读群内开展感恩分享活动,每位参与者分享自己在共读过程中的感动瞬间、对其他共读伙伴的感谢之情,以及对共读活动组织者的建议和意见,增强共读群体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奖项设置
举办共读结业仪式,对在共读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参与者进行表彰和奖励,如颁发 “优秀共读学员” 证书、赠送与《周易》相关的书籍或文化礼品等,为本次共读计划画上圆满的句号。
第二节 八卦的运算方法
此章讲的起卦方法,除"麻钱摇卦法"外,都是宋人邵康节发明的,现论述如下(见《梅花易数》)。
八卦起卦的方法有:
按年、月、日、时起卦;
2、用三个麻钱摇卦;
3、按来人方位起卦;
4、按字的笔划和字数起卦,
5、按声音起卦;
6、按颜色起卦等。
用麻钱摇卦方法,在下 篇里专门论述。
一、年、月、日、时起卦例:
以年、 月、日为上卦,年、月、日、加时为下卦,又以年月日时总 数取爻。如子年一数,丑年二数,直数至亥年十二数,月如正月一数,直至十二月,亦作十二数。日数如初一,一数, 直至三十日为三十数。以上年月日共计几数,以八除之,以 余数作为上卦。时如子一数,直至亥 时 为十二数,就将年、月、日数加时数,共计几数,以八除之,余数作为下卦。其年月日时之总数,用六除求动爻。
凡起卦,不问数多少,则以八作卦,数过八数,即以八除之,其余 下的数作卦。如一八除不尽,再除二八、三八,直除尽八数。
爻以六除,以年月日时之总数,用六除之,一六除不尽,除二六三六,直至除尽。
卦何以八除?爻何以六除,因卦有八方,故除以八,卦有六爻故除六。
起卦:凡数被八除者,以余数作卦。余三者,即是离卦,余七者,即是艮卦。被八数除尽者,仍以八数作卦,即是坤卦。数小于八,或不够被八除者,仍以原数作卦。如原数是四,即是震卦,原数是六,即是坎卦,余仿此。
求动爻: 凡数被六除者,余数为动爻,余一数,即一爻动,余二者,即二爻动,余四者,四爻动,余五者,是五爻动。若被六除尽者,仍以六作动爻。数小于六者,或不够六除者,仍以原数作动爻。原数是四,即是四爻动,是一,即初爻动。余仿此。
例如,1985年12月8日下午3点35分,有人来问,今晚7时半,我们女排在北京与世界明星联队比赛,谁 胜谁负?"
按阴历是1985年,十一月,十七日,申时, 即;
乙丑,戊 子,辛 丑,丙申
2+11+17=30;30用8除,余6,6为上卦,30+9=39,39用8除,余7,7为下卦,
39被6除,余3,即是三爻动。其卦象是
H
三三,
"水山蹇"卦。上卦为坎,为水,为我女排,下卦为艮,艮为土、为明星联队。但,冬天为水旺之季,坎水临月建,故力强。明星联队虽居士位,但处休囚之地,无力克旺相之水,故我女排定胜无疑,结果我女排夺胜。
二、来人方位起卦:
如己丑日卯时,有一老人往巽方,有忧色,问其何以有忧,曰无。怪而占之。以老人居乾为上卦,巽方为下卦,是《天风垢》卦。又以乾一,巽五之数,加卯时四数,总十数,用六除求动爻。 其卦象《天风垢》卦,四爻动,
三、按字的笔画和字数起卦:
一字占:一个字太极未判,如草混不明者,不可用之。如字迹清晰明鲜,则取其笔划,以左为阳,右为阴,或上为阳,下为阴。居左者看几划,居右者看是几划,或居上者为几划,居下者是几划取左为上卦,取右为下卦,或取上为上卦,取下为下卦。又以一字的总笔划数,用六除,求动爻。
例如,一人写了一个"信"字。按左为上卦,右为下卦,左是二划, 上卦是"兑",右是七划,下卦为"艮"。总笔划数是九,用六除余三,故三爻为动卦。此为《泽山咸》卦,
又如,"男"字,按取上为上卦,取下为下卦的原则,上"由"为五划,上为"巽",下"力"为二划,下为"兑"。总笔划为七七数,用六除,余一数,一爻为动爻,其卦象是:

凡卦卦象旁标有"三三,三三,三三",皆指
一卦的动爻标志。如三三是四爻动,三是三爻动,是一爻动,余仿此。
二字者:平分两仪,以一字的笔划数,用八除,余数为上卦,一字的笔数用八除,余数为下卦。两字的总笔划用六除求动爻。
例如:"信男"二字。信是九划,用八除余一,一为乾,故上卦是"乾",男是七划,七为艮,故下卦为"艮"。
信男的总笔划是十六,用六除,余四,是四爻为动爻。此为《天山遜》卦,

三三。
三字者:一字为上卦,两字为下卦,以为动爻。即上卦为"乾",下卦为"兑",是《天泽履》卦,
用人的姓和名字起卦,以笔划。以姓的笔划为上卦,名字笔划数为下卦,三字之总笔划数,以六除,余数作 动爻。
四字者:两字为上卦,两字为下卦。五字者:两字为上卦,三字为下卦。六字者:三字为上卦,三字为下卦。七字者:三字为上卦,四字为下卦。八字者:四字为上卦,四字为下卦。九字者:四字为上卦,五字为下卦。
十字者:五字为上卦,五字为下卦。以上之 动爻取法,如三字之取法。
十一字以上,以至百字都可以起卦,以一半为上卦,一半为下卦,其字之总数,用6除取动爻。
以字起卦,不论是繁体字,还是简体字,都要笔划清楚为准,笔划不清者不用。
四、按声音起卦
凡闻几声,数到几数,起作上卦,加时配数作下卦,再以总数用六除,余数作动爻。如闻动物叫几声, 或闻人鼓击之声,都可起卦。
占动物,见群物动,不可起卦,如见一物可起卦其动物为上卦,来方为下卦。如有牛鸣于坎方,牛属坤为上卦,坎
方为下卦坤十坎,十时,其数以六除求动爻。
五、丈尺占:
丈尺之物,以丈为上卦,以尺数为下卦,含丈、尺之数取动爻,其寸不计。尺寸占,即以尺数为上卦,寸为下卦,含尺寸之数取动爻,分数不计。
六、起卦加数法
按年、月、日、时起卦法,一个时辰之内,只有一个卦象。对于在同一个时辰内,有多人来问卦者,不能以同一卦象断事,或者有多人同来问一事者,也不能同一卦卦象论之。为解决这个问题,可用加姓氏比划数的方法,进行起卦决之。
如有姓 王的,姓田的,姓韩的三人在同日,同时来问盖房之事。可 分别在年、月、日数中,加上姓氏的笔划数,以八除之,其余数作上卦。再加时数,用八除之,其余数作下卦。其总数 以六除之,求动爻。然后根据三人不同的卦象进行决论吉凶。
遇婚、 葬之事,也可用此法。葬者加一家姓氏,婚者,可加男女二姓之笔划数起卦。
按年、月、日、时的起卦方法,在一个时辰之内,只有一个卦象,如甲来起得《坎》卦,《坎》卦的信息属于甲的,乙就不能用之。故乙要求预测信息,可按"方位起卦"法,或叫其写字进行起卦预测,同样得到他需要的信息。
七、动爻:
凡以上之起卦方法,都有动爻,而且卦中只有一个动爻,这样就重点突出,利于断事。
卦之动爻:一卦之动爻,是用六除后余下之数,或小于六和不够被六除之数,其动爻的作用是:
①动爻是区别,或确定体卦、用卦的主要标志。一卦有上下之分,有动爻的卦为用卦,无动爻的为体卦。动爻在下卦者,下卦为用,上卦为体。动爻在上卦者,上卦为用,下卦为体。体卦为己,用卦为他人或事。
②动爻是变卦的 主 要标志。有动则有变,阳爻动则变为阴爻,阴爻动即变阳爻。爻变卦则变。例 《乾》卦初九爻动,是由阳爻变 阴 爻,故《乾》就变为《天风垢》卦,
-
③动爻是问事或断吉凶的标志。卦成之后, 虽用五行和体用生克来决断吉凶,但要参看其卦中爻辞。如是初爻动,就看初爻之辞,……五爻动,就看五爻之辞所 主 。 例起 得《乾》初九爻动,其辞曰"潜龙勿用",即可断为,其事时机未到,当前不可妄为。
④动爻是事情变好变坏,即变生,变克,变比和,变泄气的主要标志。例起得《乾》卦,九二爻动,是上乾为体,下乾为用,本是比和之卦,事快而吉,但九二爻动,就变为《天火同人》卦,上卦乾体为金,下卦离用为火,是火克金,用克体,可断为此事先吉后凶。
⑤动爻是行人去向和方向变化的主要标志。 例起得《天风姤》卦,九三爻动。那下卦是巽,是用卦,是行人。因九三爻动,巽变为坎卦,坎为北方,可断为,其人先去东南方,后又去北方了。

如觉得此打卡内容还不错,可以留个脚印为TA免费赠送1颗爱心

共计 0 个点评
点评人 点评时间 评语
  • 45打卡
  • 46天数
  • 0脚印
  • 0点评

当前活动打卡动态

最新活动

处理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