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知识,尚未证实的猜想,经络的本质是附属于循环系统的对动脉向筋膜结构散溢出的脉动波进行收束导引并在集束毛细血管区域进行机械能再利用的机械能循环亚系统。该系统中,存在与机械波低阻抗通路并存的心电场低阻抗通路,小脑,脑干或大脑皮层的微观运动区域对这一亚系统进行调控。
意识中存在着分离或统一的两种倾向。意识的分离也会导致经络中电信号的对立,直接就会产生风邪,湿邪的现象。(风邪是经络中脉动波机械能收束传导再利用的过程发生紊乱的现象,湿邪则是经络系统中电解质异常引起的电信号传导受阻的现象)。贪嗔痴,这三者是极端的分离现象,意识中产生了我的概念,又产生了一种想要被追求或被对抗的概念,这两种概念之间互相对立,互相分辨。为了让肉体更加健康乃至让肉体进入高效的自修复状态,需要提高意识的统一倾向。
练气心法第一原理,练气心法最终的状态追求无法用语言彻底地完全地描述。因为当意识中出现语言时,本身就产生了不彻底统一的电信号。此处将这种最终状态称之为元融状态。让意识不断趋近于元融状态的种种技巧描述,亦即练气心法。关于心法和元融状态,前人对此有过诸多比喻,舟和彼岸,手指和月亮。
一般而言,冥想状态需要保持平衡,避免两个极端。一是昏沉,一是散乱。
过度劳累后神经系统活性降低,或者未掌握心法技巧过度抑制神经信号的传递,难以有效建立起控制中枢,心电场,筋膜结构之间的信息传递,产生昏沉现象。练气经验多言睡饱后再冥想,原因在此。
因情绪,记忆,知识失控导致意识中分离状态过高,或者未掌握心法技巧主动促使意识状态分离化,比如极端意守身体局部区域。则会发生散乱的现象。前者可借助心理学技巧或者针对性心法进行调整,后者则需要切实理解元融状态为何感觉,既需要经验积累,也需要及时感知身体状态灵活变动,更重要的是交由身体本能掌握自然而然。
笔者尝试性地将接触过的各类心法这样分类。
第一类,知觉类心法。
知觉类心法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我相类错误,亦即我的概念与技巧的概念的分离。不要用我的概念使用技巧,而是让技巧自然在身体上发生。
又可细分为,配合呼吸法进行的心法。如心息相依,勿助勿忘,再到息我两忘。可有效建立起脑干与心电场与筋膜结构之间的信息传递,并增加神经系统中信号的统一程度。
再比如配合内劲感知,感受脉动波在体内回环往复而达到入定的心法。这一过程则大多配合动作类功法再到打坐进行。
再比如通过发音和筋膜结构共振,感受声波在肉体内的震荡,而后入定时想象发音而未真实发音但也会通过语言中枢引起筋膜结构振动的技巧心法。
再比如观想某种内景,将成像相关的神经中枢与小脑脑干同调来促使神经系统整体的统一性。
再比如,写字,作画,雕刻等手部活动中进入物我两忘的心流状态,而后在入定中模拟这种状态来实现心法的效果。原理上仍然是不同的神经中枢发生同调化现象。关键在于细致,专注,认真。练气亦是如此。以此延伸,任何活动都让自己变得认真,专注,心正,以至于趋近心流状态,本身就是一种知觉类心法,称之为动中练性。
再比如《密多心经》中描述的“无眼耳鼻舌身意”,则描述的是感知而后收敛人体各个感受器信号以趋近元融的过程。
再比如《太乙金华宗旨》中所言的止观,回光之法,也是借由意识的感觉能力,通过稍微抑制而后再进行内观感知的波动性调控,来内敛意识的状态达到元融归一。古人称之为光,现代科学称之为神经信号,或者电磁波,或者心电场,也都只是名而已,本质而言,都是意识的知觉能力,关键在于收敛调控意识的知觉能力。
入定到一定程度,神经系统规律性高度活跃尤其是感觉到沿着后背传导出一股电信号到达头部时,确实会出现感知到光的现象,或猛地一亮,或感觉头顶持续发亮,或眼前出现飘忽变化的浮光,这种浮光睁开眼后在暗室内也能保持一段时间。这些现象出现时,刚刚开始想必大多数人都会因为一时高兴而脱离入定的状态,不过每个人也都是这么过来的,从古至今一直如此。值得一提的是,当意识真的看到性光的时候,意识并未彻底沉浸满整个身体,因为性光出现在了意识之外,而非意识之内。更理想的状态是,即使性光的现象出现,也习以为常,且视之不见,才能保持让性光在意识内,而非意识外。关键是让意识如水一般,浸满身体,如光一般,照亮整个身体。
各类心法笔者涉猎颇多,早些年确实出现过各类技巧本身在意识里发生分离的现象。当时偶遇一位佛修,这么和我说,“我是幻觉,我在使用技巧亦是幻觉,觉得这些是幻觉的想法还是幻觉”。如果一切是幻觉,又是什么在发生呢,“能量流进来,又流了出去”。笔者学习现代哲学,觉得信息这个名更具备一般性,才有了哲学体系文章中的那个描述。客观上我只是个现象,一切主观感受在客观上确实是幻觉。而主观上一切的发生都是我的全部,分离是现象,本质而言分离也只是一种自造的感觉,也只是整体的局部,烦恼亦是菩提,而后去接纳,去体验,去获得安宁。而后我在入定中便没有特意想着一定使用某种技巧,觉得身体自己会思考一般,感受到身体的状态后自然出现了合适的技巧在身体上起作用。
笔者也认识一些朋友,并没有掌握很多技巧,不过从小经常爬山,练字未曾中断,又看了些书籍,渐渐能直接让自己进入元融空明的状态。此处类似于综述,只是罗列各类存在的技巧。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道路,感受身体,会指出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第二类,借名类心法。
借名类心法在使用时容易出现人相类错误。亦即人的概念与名的概念的分离。
名为工具,不可因名相而忘本质。须知名为手指,手指指着月亮,但并不是月亮。正如道德经所言,“名亦既有,亦将知止。”
常见于佛法和庄子。通过描述某种概念,让人借由理解这种概念从而趋近于元融状态。比如佛法的无住概念,自在概念,逍遥游的无所待的概念,齐物论的非彼物我,非我无所取的概念。道德经中部分章节也存在借名类心法。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哲学中的《纯粹理性批判》,《精神现象学》,这两本书也有练气心法的价值。不同点在于西方哲学家并非出于练气心法的目的写的这些书,所以不够通俗易懂,也不便于大多数人作为练气心法来使用。马克思哲学中的观点,尤其关于辩证与联系,尤其契合练气心法。马克思思想被中华民族迅速学习理解,也是因为其契合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要素。现代哲学与借名类心法是殊途同归的。笔者,以及一些前辈也对此进行了一些尝试,希望从社会思想层面整体减少大多数人意识中的分离状态。
声明:本站可能有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做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用户上传内容不构成参考意见或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及时删除。个人发布虚假信息或产生侵权责任由发布信息个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